近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农业、口岸及标准化等方面政策例行吹风会。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表示,治理农村的污染,既要打攻坚战,也要打持久战。从这些年发生问题的原因分析,也总结一些地方治理的经验,这次规划明确了“一控、两减、三基本”的目标来治理农村的污染。
“一控”,要控制农业用水的总量,要划定总量的红线和利用系数率的红线。
“两减”,主要是把化肥、农药的施用总量减下来。
“三基本”,就是针对畜禽污染处理问题、地膜回收问题、秸秆焚烧的问题采取有关措施,通过资源化利用的办法从根本解决好这个问题。
对于牲畜粪便主要抓两条:一是种养结合。二是重点对规模养殖场进行改造,采取干湿分离、雨污分流的办法把粪污通过沼气工程充分利用起来。
对于地膜回收,一是要修改标准,要提高薄膜的厚度,现在薄膜太薄,很难回收。二是研发可降解的农膜,以及研发回收机械,通过这些把地膜回收回来。
对于秸秆焚烧,从根本上来说,还是提高资源利用率。一是肥料化,二是饲料化,三是基料化。关键是要把回收储运的服务体系建立起来,使它能够形成一个服务的新产业,让农民既方便又有好处,这个事情才能真正实施。
《规划》首次提出了“适度退减耕地”。而这并不是简单地不种,而是选择与资源环境更适宜的农业生产结构,宜农则农,宜林则林,宜牧则牧。退减的对象主要包括两类,第一类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和占用湖泊、湿地面积而成的耕地;第二类是重金属严重污染区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。要保护耕地资源,促进农田永续利用,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,基本农田不低于15.6亿亩,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、旱涝保收的8亿亩高标准农田。
中机院产业规划研究员分析认为,治理农业污染、改善农村环境,是《规划》的一项重要内容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要实行种养结合,根据环境承载量,合理搭配种植养殖资源,同时对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污实行干湿分离,沼气化利用;地膜回收方面,要提高现有地膜厚度,也要研发可降解的地膜材料;秸秆禁烧方面,要疏堵结合,提高秸秆的资源利用率,充分利用肥料化、饲料化和基料化3种渠道。目标是,到2030年,畜禽养殖废弃物实现基本综合利用、主产区农膜实现基本回收利用、农作物秸秆实现资源化利用。“《规划》在综合考量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、环境容量、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基础上,将全国划分为优先发展区、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。
发展区域方面,要优先发展区包括东北区、黄淮海区、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;适度发展区包括西北区和西南区;保护发展区包括青藏区和海洋渔业区,在生态保护方面有特殊战略地位,应坚持保护优先、限制开发,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,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。